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十二章目标保定机场,全速自由炮击! (四)(1 / 2)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第三十三章目标保定机场,全速自由炮击!(四)

“利害!”

手拿有高县鬼子大队参谋官签名的合同,刘顺真心称赞。

在高县担任一年多游击队队长,发展出五百百人的庞大游击队队伍,建立几十个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根据地,把楔子钉在鬼子眼皮子底下。

千大云还敢和鬼子军官直接见面。

说明自始至终,鬼子都没有掌握千大云的长相。

这可不容易。

“多亏了上级的支援。”

千大云摇了摇头。

来高县一年多没暴露在鬼子视野下,大部分是因为游击队实力很弱,没能力和鬼子抗衡,一直在不停地转移转移。

甚至遇到伪军,都很少对抗。

本钱不足,没办法。

只能尽量保存自己。

而资金充足后,他也改变策略,不再和鬼子直接正面对抗,而是全力渗透发展,侧重从情报方面发展壮大。

因为千大云发现,

八路军中,能打的人多得是,远的不说,就说那位李云龙李大团长,和他差不多同期,人家干掉的鬼子都一箩筐了。

但八路军缺少的是情报人才。

而他恰好很擅长和人打交道,长袖善舞。

在和上级商议后,千大云最终决定向情报方面发展,至于和鬼子正面冲突,在根据地露面等,交给高县游击队的副队长。

···

“上级支援。”

刘顺自言自语了一声。

虽然团长搞来了很多先进武器弹药,数量庞大,步枪手枪,机枪大炮,甚至飞机卡车都有,子弹千万,步枪数万支,机枪上千挺。

但放到全军层面,这批武器真的不多。

真正武器装备比鬼子好的部队,也就太岳根据地的十个主力团。

其他根据地,即便是装备最好的太行根据地,一部分精锐主力团,也只有鬼子的火力的五分之四多一点,其余的甚至只有鬼子的一半不到。

毕竟才半年。

而且获得武器支援后,和鬼子的战斗大多都是硬仗,武器装备损耗也非常严重。

高县根据地,距离太岳根据地太远,获得支援只能是一些银元,估摸着,连驳壳枪都不会有。

但作为从最困难时期走过来的老兵,刘顺亲眼见证了部队的崛起。

到如今,刘顺心里有一个概念。

对于基层游击队而言,银元,远比一些武器弹药更有效。

说到底,战争的本质之一,是经济斗争。

基层游击队有老百姓支持,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只要指挥官不蠢,几乎不可能被彻底消灭。

···

同日。

“今天他们出售了多少高粱?”

泽县。

大地主贾老头家中,贾大地主语气焦躁的询问。

“一千吨。”

管家回答。

“还是一千吨?”

贾老头语气愈发焦躁。

四天了。

从八路军公路被日本人轰炸已经过去四天了。

结果土八路每天卖出来的粮食,还是一千吨。虽然是高粱,但即便他们一行人死命收购,冀南地区的粮食价格依旧在缓慢下跌。

至今天,

即便在八路军不再向市场投入的情况下,进口的,带完整包装的大米、白面,市场价格都已经下降到三块钱一斤。

散装高粱,甚至只有一块一毛钱一斤了。

要知道,他们是用一块五收购高粱的。

“他们到底有多少高粱?”

贾老头来来回回踱步,缓解内心焦躁,先是自言自语的反问,随后看向管家:

“你确定,最近没有运粮队从公路上通过?”

能掌控这么大的家业,贾老头不是蠢货。

虽然枝子山大桥被八路军严厉封锁,任何人不得靠近,但一开始,他就派出家丁去公路盯梢,观察有没有运粮队通过。

收到的消息是,最近四天,没有一队骡马运输队通过公路。

“没有。”

管家语气肯定。

“去盯梢的人很靠谱。”

管家强调说道:

“晚上是有一些动静,但不是肯定骡马队。”

夜间,依靠主动红外夜视仪运输观察,并且有骑兵警戒的重载卡车队,就连鬼子都没怎么发现,更别说区区地主。

“继续收购!”

“加价!”

“高粱加价到一块二。”

“进口带完整包装的粮食加到三块七。”

贾老头一狠心,咬牙说道。

当仓库中两千吨粮食抵押贷款后,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旦根据地粮食价格下降,别说抵押的粮食,就连抵押的土地都要不回来,也就是说,一旦粮食价格下跌到八路军出售的水平,他就得倾家荡产。

“是的,老爷。”

管家立刻去执行。

“不该抵押土地的啊。”

贾老头心里叹了一口气,悔不当初。

···

翌日。

夜间。

“也就是说。”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多田骏一字一句,咬牙切齿:

“短短半年时间,华北方面军下辖第一军玉碎了十四名参谋长?”

多田骏刚刚收到了第一军参谋长和参谋次长又玉碎的消息。

“嗨。”

参谋低头,很大声。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