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225章 黑名单(1 / 2)

作者:李童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白雪公主》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张昭还在这篇童话故事

宝妈们是疯狂的,爱屋及乌之下,纷纷去给齐玥支援了一波,2.5元下载一次,对宝妈们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这篇童话,可是完全免费看的。

要知道平时买的童话杂志和童话书,动则几十上百元,相比2.5元,简直不要太便宜了。

在宝妈们的支持下,天籁奖官网上齐玥的《大鱼》下载数据也一直在暴涨,跟第一名的汪雪儿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

第二天,占据新闻头版的并不是汪雪儿被内涵恶毒王后,而是已经大规模上映了三天的《大秦帝国》。

上映三天来,《大秦帝国》的总票房是1.57亿,第一天7000万,第二天5200万,第三天3500万。

两天破亿,三天1.57亿,无论对于什么电影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成绩。

然而这可是大导演林子栋的作品,总投资达到5个亿,并且剧组全员都是明星,两大影帝,一个影后,再加一个流量小天王……三天才破亿?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大制作大场面?

“三天才1.57亿,《大秦帝国》后劲乏力。”

“林子栋导演炒冷饭,历史剧拍无可拍。”

“三天票房就腰斩,《大秦帝国》能走多远?”

“影帝萧萧表演无可置疑,票房为什么却平平无奇。”

“影后柳月媚为拍戏受伤,头顶缝了7针,这样的票房值得吗?”

“流量小天王平磊演技僵硬,跟影帝程然对戏全程被压制。”

“预测《大秦帝国》最终票房难过10亿,开平影业至少亏3亿。”

“大制作也不是票房的神药,也有可能是毒药!”

“……”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看衰的声音,毕竟相对于5个亿的投资来说,首周3天连两亿票房都没有,实在对不起这样的大制作。

而且第三天票房只有第一天票房的一半,等于腰斩,越往后票房越低,这几乎已经成了铁律,就算以林子栋大导演的身份,跟几个院线的高层都有交情,但也阻止不了排片率下降,毕竟院线也是要赚钱的。

不赚钱的电影,就算看在你是大导演的面子上,顶多就是容忍你一两周的时间,一旦再无起色,再好的交情也没用。

“砰!”已经回到京城自己别墅的林子栋重重地把平板电脑摔在桌上,网上媒体的声音,真的让他看吐了,都是些什么玩意,三天1.57亿居然用“才”来形容,也不去翻一下往年的记录,能在三天达到这样票房的到底有多少部?

林子栋气不过,当然心里也是失望的,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他就预估过票房,在他看来,三天的票房起码能达到2.5亿,甚至可能更高。

结果别说2.5亿了,足足少了近一亿,他根本就想不通票房为什么会这么少?

5亿的大投资,影帝和影后都有,还有流量担当,同时加上那么多的一二线明星,结果就这?

林子栋想想就牙疼,按照这样的电影票房,大概率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虽说以他现今的地位,不至于因为一部戏票房惨败就无戏可怕,但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名声损失了。

以前他只要说一句拍电影,就有无数的电影公司和投资机构找上门来,经过这一次票房惨败,估计找上来的人起码要少一半了。

按照三天1.57亿的票房来看,破2亿起码要一周的时间,而后票房越来越低,哪怕上映的时间足够长,估计要破10亿几乎不可能。

要知道这可是5亿的投资,就算票房到了10亿,那也是赔钱的,而且还是大赔特赔。

一般来说,票房收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来交税的,包括税金和电影专项基金。第二部分是分给院线和电影院的。第三部分是分给发行公司的,包括发行代理费和实际产生的宣发费。第四部分才是给到出品方的收益,也就是作为投资方的收益。

如果在投资一部电影的时候,合同里的投资成本是包含宣发费的,可以按照票房达到投资成本的三倍回本来粗略计算。如果投资成本是不包含宣发费的,那么就要按照票房达到投资成本的4倍回本来粗略计算。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