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十三章 防波堤(3)(1 / 2)

作者:超人日丹诺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一直到距离前线只有最后一小时路程的时候,德内尔才回到指挥位置,并命令所有战士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战斗。

他的顾虑很有道理,因为前方的枪炮声突然以一个令人诧异的速度迅速增大,这也就意味着德军还是突破了第48团1营的防线。

德内尔立刻命令部队展开,抢占有利位置。

不过说实话,这就是个农田,真没有什么“有利位置”可供抢占。过了仅仅不到十分钟,打前锋的第一排就跟德国人交上火了。

从前方撤退下来的第48团1营一部正遭受德军坦克和步兵的衔尾追击,为了避免该营战友全军覆没,德内尔立刻下令全体步兵向德军发起反冲锋。

德军被突如其来的法军反击打了个措手不及,追击在前的步兵立刻就被打了个七零八落。而坦克想支援也无能为力,该地虽然缺乏地表起伏,但树篱、麦子等植被极多,造成德军坦克的视野极差,莫说是拉队友一把了,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德内尔为了对付德军的坦克,从英国佬那里拿了极其多的反坦克手榴弹,基本可以做到步兵人均一枚,因此两辆德军坦克只是略微突前,便被四面八方飞来的反坦克手榴弹砸了一头。

伴随这些坦克的德国步兵完全无法阻止这么多“反坦克手”的同时发难,这两辆坦克很快就被解决了。德内尔亲眼看到,有一个班的士兵在一片树篱后一下子扔出去六枚反坦克手榴弹,那些“方盒子”不仅炸毁了那辆坦克,还把坦克周围的步兵也炸的稀碎。

上次大战的时候德内尔的营虽然也配备过这种手榴弹,但因为没遇上过德国坦克(装甲车都没见过几辆),突击队就把他们当大号手榴弹或者小号炸药包,用来处理一些手榴弹难以解决的敌人,所以这算得上是德内尔第一次见到1918年式反坦克手榴弹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趟过那些黏滑的人体零部件,德内尔和第二排的士兵继续向前猛攻。突遭打击的德国佬急忙后退拉开距离,战场一时间居然局势一转,变成了法国人追德国人!

不过好景不长,几辆三号坦克一边倒车,一边用车体机枪和并列机枪疯狂扫射,给德内尔的“营”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稳住阵脚的德国步兵也开始用射速极高的德制MG34机枪扫射。尽管德国佬因缺乏视野基本上算是在瞎打,乱飞的子弹还是压制住了法军的士兵。

“停!停!”

虽然拉开距离并不利于己方,但是对面二十多条机枪来回扫射拉出的绵密火网,再贴近打根本不可能。

德内尔趴在泥地里,头上被子弹削断的麦秆噼里啪啦掉在钢盔上,身旁还有个惊慌不已的士兵向他咆哮着请求命令。德内尔心想我一个营长思考班排战术的时候,还需要给你一个士兵下命令吗?不过尽管如此,他还是高声提醒道:“先找掩护!”

德内尔的声音并不小,起码他周边的人都听清了,但那个士兵好像过于激动,以至于听不到他的声音,竟然抬起头又问了一遍。结果一颗子弹穿颅而过,带着他半个脑壳和钢盔飞出去,这倒霉鬼当场毙命。

如此惨况把一些年轻士兵吓得瑟瑟发抖,也看得德内尔一个头两个大。

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德内尔随即下令全军后撤。

德内尔的位置距离前锋排只有几十米,他的命令无须通过传令兵便传达了最前线。在前锋排开始匍匐回撤时,德内尔带领身边的第二排士兵向德军发起反击,以吸引对方的火力。

德军果然向他们集中了火力,敌方刚架好的迫击炮也开始朝他们射击,炮弹潮湿的泥土扬得漫天都是。不过由于土地松软,炮弹往往深埋进地里才炸响,威力受到很大的削弱,倒也没给二排造成太大伤亡。只是他们的士气本就不强,遭此轰击立刻便陷入动摇。好在德内尔对此早有预料,他也没想让这群家伙继续战斗下去。

前锋排刚一脱离了危险,他就带领第二排向后匍匐撤离。那些庄稼还没有被德国人的火网扫平,还能遮蔽德军的视野,所以他们仅仅匍匐了两三分钟的功夫,头上的弹雨就稀疏了许多,士兵们的士气也得到了部分恢复。再爬了几十米,他们甚至都能起身行动了。

德内尔本有些担心士兵们一哄而散,但他们还是恪守了军人最后的底线,按照他的命令重新占领了某处树篱。彼处还算平静,第三排(后卫排)的比斯特军士长也在那里。尽管德内尔因急于投入战斗以挽救溃退的法军士兵,并没有给比斯特军士长任何指示,但这位靠谱的军士长还是根据常识带领士兵挖了一些卧姿射击掩体(几铲子挖个小坑的那种)。

“撤退的那些战友呢?”德内尔问道。

“后勤排的人正在收拢他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中校?”

“当然是撤退。”德内尔回答道。

可是该如何撤退呢?人又怎能跑得过坦克呢?

“我们会被德国佬的坦克杀光的。”比斯特军士长以相当悲观地态度说道。

“重武器肯定没法带了,该扔就扔。传令兵!”

“到!”

“告诉艾维尔斯少尉,随时准备放弃火炮撤退。”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