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六章 逆流进军(2)(1 / 2)

作者:超人日丹诺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丘吉尔一再向甘末林将军、雷诺总理和达拉第部长说明,战斗机并不能用于反坦克,尤其是皇家空军所列装的甚少装备机炮、也难以挂载炸弹的战斗机。但这三人就像中邪了一样,不断向他请求部署战斗机,甚至将皇家空军称为“战胜德军的唯一希望”。

既然如此,为了避免进一步打击法国盟友摇摇欲坠的士气,丘吉尔最后还是承诺再请求国内向法国增派6个战斗机中队。

此举意味着英国本土的防空力量只剩25个中队,以这样薄弱的防御力量,就是乔治六世陛下的白金汉宫今晚让德国佬炸了,丘吉尔都不会感到意外。

好在国内的同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到午夜时分,安顿在波旁宫内的丘吉尔便接到了伦敦发来的电报:战时内阁批准了他的要求,6个战斗机中队将在三日之内部署到法国北部。

得知这一消息的丘吉尔如释重负,他匆忙换去睡衣,穿上正装,带着电报下楼向议会后方的总理官邸走去。

就在他经过侧楼的时候,他偶然瞥见两个年龄比他年轻不了几岁的法国军人正在一间屋子里埋头苦干,其中一位身上穿得居然还是上次大战中的法国军服。

“首相先生?(英语)”在前面引路的英国武官颇为意外地发现,帝国的首相竟驻足在办公室前出神。

“您参加过哪些战役,中校?(英语)”丘吉尔突然询问起那个满眼血丝的退役军官,后者发觉搭话者竟然是英国首相,连忙整理着装敬礼。但或许是因为英语不好,他迟迟没有回答首相的问题,而另一位国防部官员也不知所措地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英国武官只好快步走到丘吉尔的身旁,用法语说道:“请恕冒昧,首相阁下好奇您在上次大战中参加过哪些战役。”

“很多,首相先生。”那位退役的中校正是CH邮局的老板克劳狄亚·霍金斯,“战争爆发时我还在海外,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我最早参加的大战役,1917年我们师被调到意大利参加了卡波雷托战役,此外都是一些跟土耳其人打的说不出名字的小战斗,它们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本历史书上。”

“但是你们战胜了土耳其,你们的功绩会永远铭刻在史册上。(英语)”

“我们……战胜了奥斯曼帝国,但并没有战胜土耳其。”

霍金斯的话让丘吉尔不得不表示赞同,他最后赞许了两人的尽忠职守,接着便继续出发去找雷诺总理了。

在回廊上,丘吉尔对武官低声说道:“如果法国人都能如此沉稳务实,恐怕战况不至于变得如此尴尬。”

“我完全赞同。”

十分钟后,丘吉尔见到了身着睡衣的雷诺总理,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后者,并建议“不如请达拉第部长也过来,让他也振奋一下。”

匆匆赶来的达拉第未发一言,只是紧紧地和英国首相握手。好像有6个皇家空军战斗机中队,法国就能摆脱危机似的。

至少夏尔·戴高乐并不相信皇家空军还能有这样神奇的作用。

他看了看手表,已经凌晨一点了。

“看来他们都赶不上了,您只能带着我们‘第四装甲旅’投入战斗。”他身旁的上校吐槽道。

“嗯哼。”这位高大的军官泰然自若,宠辱不惊,淡定地回应着部下的吐槽,“至少我们又多了一个营,刚刚拉昂车站来电话,第四机械化猎兵营快到了,我打算把他们配属给第6‘半旅’。”

“要不要稍微推迟进攻时间,等他们抵达再说?”

戴高乐伸出右手食指敲了几下手表盖:“他们是机械化部队,赶得上我们的速度。”

“好吧。”

“你似乎对局势有些悲观,科林森上校。”

“那是因为我知道我的坦克兵很多只有四个小时的驾驶经验,而我在两个小时前才见到这些士兵。”

“那就去认识一下吧。”戴高乐看了一眼身旁愁眉苦脸的上校,“你还有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后,即1940年5月17日凌晨3:45,戴高乐上校率领着他七拼八凑出的部下,离开拉昂向蒙科尔内进军。

难民依旧拥塞在道路上,其中还有身着军服却赤手空拳的士兵。戴高乐一看就知道这些家伙已经失去了斗志,也懒得把他们重组进自己的队伍。他的师的确缺乏人手,但让这些惊弓之鸟加入行列必然得不偿失。

他唯一指望这些溃兵能做到的,就是把德军的行踪告诉他。戴高乐命令参谋把几个溃兵带到自己面前,亲自询问这些惶恐不堪的、已经很难被称之为军人的士兵:“你们在什么地方遭遇的德国人。”

“在马尔勒,长官。”

“跟您预计的完全一致。”参谋插嘴道。

戴高乐继续问道:“你们的长官呢?”

“不知道。”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