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311章 淮北自治?(1 / 2)

作者:娘子息怒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第311章淮北自治?

五月中旬,暑气渐生。

大齐皇子、鲁王刘麟近来的脾气也像这天气一般,越发暴躁。

项城之事已有十余日,据陈州知府报,如今城外已聚集各地士子两千余人,白日里他们游街、围堵查案钦差驻地叫骂,夜里便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常有大逆不道的狂悖之言。

刚开始,他们还没这般嚣张,这一切皆从路安侯发声以后开始。

想起此事,刘麟便恨的牙痒痒,那路安侯表面上是要护佑‘大齐国本’,实则却是在和他唱反调。

可路安侯的话,确实有用.他开口后,陈州厢军、民壮,甚至知府再不敢强行阻拦士子.

十四日,项城之事尚未平息,河北路又突生变故。

已蛰伏近半年未有动作的叛军王彦,忽然率部自太行山南麓杀出。

因刘麟带走了原本驻防河北路的靖难军主力,河北路防守空虚,王彦军四日南进二百里,于十八日兵临黄河岔流北岸的卫州,距东京城仅二百余里。

若叛军顺利渡河,马军一日夜间可兵临东京城下。

他们看的清楚项城之事中推波助澜的蔡州五日谈、为闹事士子提供便利的所谓‘非官府组织’,背后都有节帅府的影子。

再者,那师长、府衙乃至百姓的评分,前三甲获得奖学金.这不就是缩水版的科举么.

蔡州府衙不嫌麻烦,搞出这种好玩的事物为士子服务,同样赢得了别府士子们的好感。

数十息后,夏志忠归于平静。

“.”

起初,刘麟坚决反对此法。

“去!为何不去?我走了,妖魔鬼怪才敢跳出来了,咱们一网打尽,免得再费心费力四处捉拿。”

二进花厅,正中圆案上已摆好几样精致小菜,一壶好酒。

南北同时生乱,一时间,东京城内人心惶惶,有些胆小怕事之人已带着细软搬到了乡下,立国十一载的大齐颇有些风雨飘摇、行将末路之意。

这家客栈档次不低,除了有普通客房,后院还被隔成了数座小院,好满足客人商谈要事的隐私需求。

受宠若惊的夏志忠忙不迭双手接了,激动的微微哽咽。

宋元松一句话让气氛沉闷下来,亳州士子谭融道不禁有感而发道:“陈兄,你说,我们亳州怎样才能有你们蔡州那般万象更新之风貌啊.”

“近日来,闹的沸沸扬扬的项城一事,夏寻访难道没听说?”

“吴大人?”

五月二十二,下午申时。

钱亿年本想劝阻刘麟尽量不要在此敏感时机离京,但稍一思索,想到皇上虽口不能言,近来病情却算平稳,短时内应该不会有甚变故。

因此刘麟至今未能下定决心

可今时不同往日,眼瞅项城事件愈演愈烈,刘麟也不得不暂时忽略郦琼的感受。

两碗酒下肚,唐州士子宋元松又忍不住牢骚起来。

印象中的蔡州城和大齐其他府城没甚两样,可眼前尚未入城,只一个码头,那股繁华气息便扑面而来。

钱亿年见此,只得情真意切道:“殿下,大丈夫能屈能伸,此次查案乃殿下主导,那颍川陈景安又在报纸上煽风点火,暗暗将士人怒火往殿下身上引。若不断臂求生,恐与士人生出嫌隙,于鲁王将来龙登九五百害无一利!该低头时需低头啊!”

与他一同下船的,有宿州怀远县乡绅卢远举二子、韩骏家的管事等人。

只不过,拿来引诱陈初的山东路泰宁军地盘这块饵原本的主人郦琼,却相当不乐意。

提着最后一口气,夏志忠往前爬了几尺,吃力抬臂想要抓吴维光的衣襟,此时依旧保持着良好仪态的吴维光,不疾不徐后退一步,让夏志忠抓了个空。

管理一村,虽算不得什么高大上的事情,但士子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能如愿的却又寥寥无几。

四周士子当即七嘴八舌问道:“除非怎样啊?陈兄快说啊.”

“你!我要见鲁王!”

如今,朝廷尚未对项城一事明确表态,他陈初却迫不及待跳出来帮士子撑腰。

夏志忠和十八亲军的命,终于要为项城一事画上句号,城外有吃有喝有玩伴的两千士子,再也没有继续派对的借口了。

“.”

连吃三杯吴尚书敬酒,两人围桌坐了,夏志忠才得空向吴维光说起二十多日来的经历。

至此,夏志忠终于在生机断绝前认命一般停止了挣扎,犹如死鱼一般趴在地上,喃喃自语道:“何至于此.我都是为了朝廷.何至于此我都是为了鲁王.何至于此”

但这话,谁敢说.

如今他们尚年轻,还没学会阿谀奉承,鄙视汲汲营营。

陈英俊豪饮一碗,故意一顿。

“哎,项城一事,殴杀士子的亲军需伏法,而‘寻访’这件事”

“呃”被唤回了神的吴维光稍稍沉吟,却道:“我已知晓了,接下来会由兴文接手此事,不会让夏寻访的心血白费”

一行人入内,院门后两名身穿青灰仆人衣裳的汉子便掩上了门。

下一刻,吴维光似有所感,低头一看,两尺外夏志忠口鼻中流出的鲜血顺着砖缝蜿蜒到了脚下

靴底已染上了一抹血污.从始至终一直温文淡然的吴维光见此,突然气急败坏起来,一步走到夏志忠身旁,使劲在他后背上蹭了蹭靴底血污。

“好吧,明日我再亲自与郦将军谈一谈。”

蔡州城东,因商旅往来催生出了巨大的服务业需求。

众人赶忙跟着打起了哈哈,就此揭过。

绕口却精准!

西门恭没太听懂,只关切怎样应对,“老五到底去不去?”

翌日,五月二十四。

外人或许不明白钱尚书所言何事,但刘麟却清楚,娘舅说的是至今仍‘身陷虎穴’的吴维光所献计策.以剿贼之名调陈初离蔡入鲁。

这便是夏志忠外出近月取得的成果.联络淮北忠义!

五月二十三。

夏志忠豁然起身,却忽觉鼻腔中一股温热滑腻蜿蜒而下,迷茫间抬手一抹,却见一手鲜血。

总想着有朝一日学成文武艺,报效国家.但大齐,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啊。

夏志忠带着人穿过厅堂、连廊,一直走到后院深处才拐进一座僻静小院。

士子们年岁大多不算大,正处于一生中独立意识最旺盛的年龄。

卢二郎回头看了一眼关上的院门,不由紧张的看向了夏志忠,后者示意几人放松,这才指向那清瘦中年,低声介绍道:“诸位莫慌,眼前的便是蔡州知府孙大人。城内议事多有不便,吴大人才选在了此处.”

说罢,吴维光走到桌前,亲自倒了一杯酒,举到夏志忠身前,肃声道:“夏大人为国事不辞辛劳,奔波淮北,当敬你一杯!”

有这种可以实操的经历,未尝不是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

见刘麟应下,钱亿年松了口气的同时,又道:“项城那边,鲁王也要做出取舍了.”

所以,不将陈初暂时调离,项城一事断不会轻易平息。

“哎,咱这大齐朝堂谄媚金人,官吏欺压百姓,想不到竟还有蔡州这等去处,待日后我定要去亲眼看一看.”

再者,刘麟若率军解了卫州之围,也好稳定京城人心,朝廷还可借此鼓吹一番鲁王军功,以修补他因项城一事而折损的威望

不管怎想,此事都利大于弊,钱亿年斟酌再三,终于道:“也好,殿下一切小心。”

四周霎时安静。

见吴大人如此看重自己,夏志忠不由感动,“吴大人!下官幸不辱命!”

依旧站在原地的吴维光居高临下道:“这,本就是鲁王的意思啊。”

并留下自白罪状遗书.遗书有言,寻访一职只为巡察各地不法之事,那‘寻芳’一事,并非朝廷政策,全是他私欲作祟,这才假借朝廷之名行此龌龊。

“甥儿记下了,京城诸事,便拜托舅父了!”

项城死了九名士子,亲军出十八人偿命.一换二。

陈英朗环视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呵呵,除非有路安侯这等英雄振臂一呼,促成淮北自治”

一个夏志忠好杀,但大齐的病根在朝堂,在鲁王那帮习惯了对金人卑躬屈膝之辈。

再想起前段时间,陈州厢军围营,也是驻在蔡州的路安侯一句‘勿谓言之不预’,吓得厢军当天便撤了回去.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