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213章 高俅享受特殊皇恩(1 / 2)

作者:王文达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在等待杨震期间,徽宗问蔡京,“宰相啊,你还有事吗?”

蔡京回道:“这次最高层的机构调整和官员调整提拔,都是军队和军事上的,不涉及政府系统。但有件事,很是急迫,需要尽快考虑并明确。”

徽宗就问:“什么事?你和光华不能研究解决?”

蔡京说:“我们可以研究,但最好是皇上给我们一个话。就是明年江淮地区的税收,特别是盐税。据接到的报告,江南地区现在的手工业越来越发达,盐业也是这样。原来的税收政策显然已经过时了,应该提高。至于提多少?我想让度支司,盐铁司,过完了年就派人到江南去调查。调查回来以后呢,拿出一个完整的意见。”

徽宗对这些事,不想听。他觉得这些事,由宰相和杨光华商量着办就行了,皇上没有必要管的这么宽,管的这么具体。要不然,当皇上多累呀。所以他截断蔡京的话说,“这等事儿,你就安排他们去做,顶多你跟光华商量着办就行了,再加上杨震。我已经给你们说过,只要不涉及江山社稷和皇权稳定问题,一般的事,你们办就行了,除非遇到你们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反过来我也要问一下你们,“这样的事你们都解决不了的话,我还要你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干什么?”

蔡京一听皇上不耐烦,也不想听,马上赔着笑脸儿说:“是老臣过虑了。但这绝不是老臣想推卸责任。老臣告退。”

其实,徽宗就是想让蔡京尽快离开。因为的婚姻问题和住房问题。

徽宗至今把高俅、杨震和张大山等人看作他的家人,凡是他们的事情,徽宗都认为是皇家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他把这三个人的事情看的比自己皇家的事情还要重。除了他们三人,现在徽宗又把杨光华纳入到了这个皇家体系当中。他觉得跟杨光华处了两年半的时间,相互已经高度融通,配合非常默契,可以说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息息相通啊。

蔡京刚走,杨震就到了。杨震走到龙案前,行过礼,就问:“皇上,召臣来,可是有要事、还是紧急事啊?”

徽宗笑着说:“既是要事,也是紧急事,但又不是。”

这话把杨震说的一头雾水。高俅也有点迷惑,只有杨光华偷偷地笑。杨震抬起手,用右手扶着后脑勺,苦苦思索的样子,低声嘟囔着:“又是又不是,又是又不是,到底是还是不是,什么紧急事啊?”

杨震这一叨叨,惹的徽宗也笑了起来。

徽宗说:“不跟你搞这个迷魂阵了。不懂朕的意思?朕是想问你,如果现在有人要你给他提亲,你熟悉的人家,可有中意的女子啊?”

杨震觉得,这话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皇上突然问这,是啥意思?如果说,一年半之前皇上这样问,他当然明白是关于杨光华的亲事问题;可如今杨光华早已娶亲,皇上提这个问题是啥意思?难道是要给杨光华纳妾啊?再想,这不可能啊?就带着迷惑的表情问徽宗:“皇上,敢问,要提亲的这个男家是何等人物啊,用得着皇上亲自操心?”

徽宗笑了笑说:“这个人物啊,还必须得我操心。可是呢,最终操心的一定是你。我呢,也只是提个头,把这事儿引出来。后边的事呢,都由你去办,这件事啊,离了你还真办不成,更办不好。”

徽宗的这些话,把杨震说的直接掉到了迷魂阵里去了。他似乎有点晕。皇上到底想说什么?想说谁呢?他又不好再问。杨震正在为难呢,徽宗又说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看哈,球球都当上这么大的官了,也快三十了,至今还没成家,居无定所呀,也没有家。今天朕才知道他还没有宅子。他没有家,你应该知道吧?”

杨震回道:“高大人刚回来的时候啊,我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宅子,但是高大人说,他只是一个从边疆回来的小军官,不能让人说闲话,给皇上添麻烦,住宾馆就行。我就让人给他安排了个又干净又方便的一家小宾馆,住宿的费用呢,都由朝廷承担。当然了,不管再好还是不如有家好。这事是老臣的过失。老臣以为高大人住着舒适,没有再说什么,也就没再问过。老臣向皇上认错,请皇上责罚。”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