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165章.长安震动(1 / 2)

作者:听雪潮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三日后。

黎明时分。

长安城街头之上。

当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城中的百姓便都开始陆续起身,忙碌起来。

茶馆酒肆纷纷开门。

各种小铺也都升起了袅袅炊烟。

虽然知道长安城外,李唐数十万大军围城。

但是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可当众人涌上街头的时候,发现原本清扫干净的路面上,铺满了纸张。

“这是什么?”

有人问道。

沿街三五米就能捡到一张。

逐渐散落这些纸张的人,本事极大,且还知晓监门卫的作息,可以躲过宵禁。

“上面有文字,还有图画啊!”

将纸张捡起,他们开始看纸张上面的内容。

“呀,忘了我不识字,兄台,不如你给念念?”

有识字的人,开始对着来往的百姓科普解读报纸上面的内容。

“这纸张上说,晋阳城的关公子,要在晋阳城门外发布新书了,叫《新唐字典》!”

发布新书?

一些农户和经商的人,顿时没了兴趣。

人群一下子散了一半有余。

但是还是有大部分读书人留在原地。

农人和商人不在乎的东西,恰恰是读书人在乎的。

“关公子要发布新书?”

此刻。

晋阳街头读书人聚集。

他们彼此并不熟识。

但并不妨碍他们能成为朋友并一起讨论报纸上的内容。

“是!这张纸张上是这么写的!”

“说起关公子,声名远播啊!”

“近乎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关公子是诗魁,他写的那首诗,至今无人超越。”

“可著书,可比作诗难多了!”

“《新唐字典》……还是字书,想要写好难如登天啊!”

读书人都懂得字书的玄妙。

就拿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来说,现在都被奉为经典,会流传千秋万世。

“诸位兄台,是什么意见?”

有人问出了关键问题。

众读书人对视一眼。

忽然有人说道:

“战乱四起,科举暂停,我等饱学儒士,只能在长安混吃等死,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是啊!”

“我辈中人,为何读书,还不是为了出人头地?”

“可如今,这群隋朝的官员简直是烂透了,堵死了我们想要晋升的路!”

“你们看。”

“这纸张上面写着,这本书的编纂者还有三人,分别是张举之、陈申和王元,他们都是关公子的学生。”

当这几行信息被发现,长安读书人的眼中只有嫉妒。

谁说读书人的出路就只是入朝为官?

如这三位一样,拜一个好老师,未来的成就和建树,或许比当官更大。

“我等生不逢时,又未曾遇到伯乐呀!”

有人捶胸顿足。

“与其在此抱怨,不如想想我们以后的出路。”

“在下想要去晋阳,观看关公子的新书发布,必能从书中得到一些感悟。”

“我也想同去!”

“我们都想同去,”

“可如今,代王杨侑下令封城,把我当成金丝雀一样,关在鸟笼子里面,动弹不得!”

“抗议,我等表示抗议!”

读书人的执行力,往往是雷厉风行的。

当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之后,他们立刻行动起来。

到了下午。

已经能见到数不清的读书人收拾好行囊,站在城门之前,准备出城。

但。

却被城门卫拦住!――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