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九六一章 《晚餐》(2 / 2)

作者:肉都督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沈健摇头道,“恐怕不行,最多能那个剧本奖吧。”

张重的看法跟沈健相似,他也觉得这部电影能拿个提名已然是不错了。

“下午这两部电影你好好关注一下,特别是这部晚餐。”沈健提醒道。

“为什么?”张重翻了一下电影的介绍,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

“这个导演本科是金陵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后来才去了燕京电影学院学了摄影。学完摄影之后,给朱华当了两年的主摄就自己出来执导了。”沈健说道。

“这跨度有点大啊,哲学系的学生,直接考上了燕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这有点难度吧。而且一毕业就给朱华当主摄?”张重颇有些惊讶。

沈健也有些感慨道,“是啊,他现在也就跟你年纪差不多,但是也在内也创下了不小的名气。你应该也知道我为什么让人特别关注一下他吧。”

“嗯,金陵大学哲学系毕业,对我的这部苏菲的世界来说也算是专业对口了。”张重点头道。

张重在找导演的时候,并没有把懂哲学放在对导演的考核之中,因为即便不懂哲学也完全可以把电影拍出来,反正有书在那放着。

但是如果导演真的懂哲学的话,拍起来肯定是有优势的。

晚餐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人物也非常少。

主要角色就两个人。

电影通篇就是这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吃饭当然不只是吃饭,两人在这一顿饭的时间里面谈了各自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和迷惘。

两个人都是十分普通的那一类人,虽然读了点数,却并不是什么哲学家,说出来的话也是那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

他们聊的东西都是大部分普通人会面对,会思考的。

但是这样一部普通的电影,却能让人沉浸在其中,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那些普通的话语中,也同样蕴含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思辨。

从手法上看,这部电影采取的是将剧情片和纪录片融合在一起的叙事方式。

不够这种手法已经不算太新颖了,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导演马勒就尝试和探索过这种手法。

而晚餐只不过是把这种融合的手法给延续和发扬了。

这样的拍摄手法其实挺对张重胃口的,而且跟苏菲的世界和契合。

苏菲的世界里面虽然不像这本书一样场景单一,但是很多时候就是普通的对话。

而晚餐的导演,显然又把这种对话拍得更好的能力。

看完电影出来,张重拉了拉沈健的胳膊,“帮我引荐一下这位席晋导演吧。”

沈健笑了起来,“看来你对他产生了兴趣,行,我来安排,你先去咖啡厅,一会儿我们在那儿见面。”

张重点了点头,“好。”

在咖啡厅待了大概有半个小时,沈健才带着席晋过去。

见到张重,席晋连忙小跑过来握住张重的手,“沈老师说您要见我,我还有些不敢相信,没想到是真的。”

张重笑了笑,指着旁边的座位,“坐吧,要喝些什么?”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