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75章 团建(1 / 2)

作者:银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网友说得没错,XGas是世界殿堂级极限运动文化盛典。XGas极限运动会由ESPN创办于1995年,是全球最早的大型综合类极限赛事IP,但凡人们能够想到极限运动,例如:滑板、BMX、摩托车等,都设有项目。(注1)

周茵十七岁的时候从B市回到美国,次年就参加了XGas自由式滑雪里的多个项目,并在超级U池比赛中摘得金牌。但当时这块奖牌的荣誉并不属于中国。

周茵出生于美国,落地便是美国户籍。但因为她的父母中有一方是中国人,所以她还拥有中国户籍。于是,周茵在十八岁之前一直是双户籍。

按照《中国国籍法》规定:如果双户籍人员在十八岁成年时没有选择中国国籍,那么将视为自动放弃中国户籍。

虽然周茵从小生活在美国,但自幼接触的都是双语教育,她倒是一直有一颗中国心。

在十八岁时,周茵自己主动加入了中国国籍,放弃了美国国籍。

由于周家对周茵的保护,所以她以前在美国的生活和参加的赛事并未被大肆曝光。

XGas也是这两年才被国内的大众渐渐所熟知,加上国内的滑雪项目开展得较晚,所以知道的人就更不多了。

网络上相关话题讨论得如火如荼时,周茵正和辛咛穿着厚厚的滑雪服站在B市滑雪世界。两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即便有辛咛的粉丝路过她旁边也不会将她认出来。

辛咛昨天刚从挪威回来,今天就被周茵约出来一起滑雪。

对于滑雪这件事辛咛也很陌生,但她倒是一直知道周茵滑雪的事情。

周茵学生时代在国内的这六年其实很少再接触滑雪,但骨子里的热爱无法磨灭,每年的寒假都会跑到北方的滑雪场滑雪。所以每年一到秋冬的时候,辛咛在假期里基本上是见不到周茵的。

周茵也不是爱招摇和炫耀的性格,即便在雪场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她几乎很少在辛咛面前提及。不过周茵倒是有邀请过辛咛在寒假的时候一起去滑雪,不过都被辛咛拒绝。

辛咛也不是没有滑过雪,不过她不能get滑雪的乐趣也不太理解。

在摔了一次又一次之后,辛咛那叫一个挫败:“我都快摔死了,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来打击我的自信心的!”

周茵滑到她的身边,提议:“那就休息一会儿吧。”

辛咛使唤周茵,指了指上面的一个大跳台:“你快上去跳一个给我看看呗。”

周茵懒得搭理辛咛:“你让我去我就去?那我多没面子。”

“那你让我来滑雪场我就来呢!我也很没面子!”

“那你现在滚。”

“我你现在让我滚我就滚?那我多没面子!”

辛咛找了个椅子坐下,摘掉自己脑袋上的帽子和脸上的口罩透了口气,忽然话锋一转:“所以,司一闻都知道了你滑雪的事情?”

周茵点点头。

“他也算有心了,还把你美国的教练请过来。”

“是啊。”周茵想到这段时间和司一闻的相处,心里也冒着甜蜜的泡泡。

但这种甜蜜总是会让周茵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仿佛这个泡沫随时都有可能被戳破。

辛咛见这一脸周茵春心荡漾的模样,啧了一声:“怎么样?告白了之后你和司一闻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突飞猛进?”

“还行吧。”周茵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一起,去过好几个城市的,感觉很不一样。”

辛咛问:“他白天出门工作,你就在酒店里等着他?”

周茵点点头:“我在酒店里等着他回来,感觉还蛮幸福的。”

这大概就是周茵幻想中恋爱的样子,每天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和他一起吃饭睡觉牵手。

辛咛提醒周茵:“不过我丑话还是说在前头,你和司一闻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要不是家族联姻,他指不定就和哪个女人在一起呢。所以周茵,你也别太恋爱脑了。”

周茵反驳:“我才没有恋爱脑呢。

“我看你这副样子就有点恋爱脑。”辛咛不忍心戳破,“当年因为一张明信片的事情要死要活的非要回美国。你不觉得你在面对司一闻的事情上会变得很不理智吗?”

周茵是理亏的,甚至有种被戳穿的恼羞成怒,反过来质问辛咛:“你好意思说我呢?那你和商之尧呢?”

“我和商之尧啊?”辛咛想了想,“就玩玩呗。”

“玩玩?”

辛咛很理智:“我觉得他对我也就是一时的兴趣吧,他要娶的女人肯定是对他有帮助的,而我呢什么都帮不了他,我只有一张美丽的脸蛋和完美的身材。”

周茵:“……”

辛咛说:“等他对我没有兴趣了,就是我们两个人一拍两散的时候了。”

“你好渣。”

“这不是渣,是理智。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辛咛得意,“对了,我叫了龚旭。”

“龚旭?你叫他干嘛?”

辛咛说:“他回国就经常要约我出来玩,但我爽约了好几次了,想着反正今天也在这里滑雪,就叫他一起来了。”

周茵点点头,她倒也并不排斥和反感龚旭的到来。

今天周末,来滑雪世界游玩的游客不少。前两天周茵和司一闻上节目的拍摄场地也在这里,算是变相给这里打了个广告。

这会儿的来游玩的客人特别多,甚至还有一些单位组团来这里团建的。

忽然,有人来和周茵打招呼。

是Lightng直播的老总于明旭。

在这里见到周茵,于明旭那叫一个激动:“没想到今天您也在这里啊。Lightng直播今天在这里团建,来了不少人。”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