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九十三章 永济渠(1 / 2)

作者:浊酒老仙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永济渠,大码头。

左修远勒紧缰绳,“吁”的一声将马儿锁死在了原地。

这里是码头集市,也是渔民、商贩、平民的聚集之地。

在大明,水路是最重要的货运方式。

两千多里的路程,踏空飞行太过吃力,也不太现实。

最重要的是途中如果遇到妖物,发现自己的灵力已经被踏空飞行消耗了七七八八,更别谈打斗。

所以,前往武义县,左修远最终还是选择了走水路。

大运河连接南北,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再也不是当初那条京杭大运河了。

后建的隋唐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极大的缓解了运河的压力,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行程。

相比于走陆路,水路反而方便一些。

再说,对左修远而言,游山玩水的生活也比较惬意。

码头的商贸街人流熙熙攘攘,但大部分都是卖鱼的商贩。

渔民们将河中的鱼打捞上船就直接贩卖,十分新鲜。

相比于京城中心,这里的鱼价还是便宜几个铜钱一斤。

但越往河边码头走,人流量反而越少,甚至连商贩都少了,这一点让左修远不解。

渔民们为何要舍近求远多走半里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卖鱼?

在大明,鱼这种东西对寻常百姓来说是主流肉食,属于供不应求的品类,按理来说渔民一捕获就马上会被售卖,压根不需要跑这么远贩卖,毕竟猪牛羊这种东西生产周期太长。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码头之上,本以为这码头上会船舶林立,但一到码头才发现,这运河之上仅仅只有几艘跑货运的大船,小船几乎不见踪影,这是何故?

左修远再一次不解。

刚停留一会,几个拉皮条的船夫立马迎了上来,甚是殷勤。

很明显,他们有竞争。

这几个船夫大部分是中年汉子,但中间也有一个年轻的伢子,这伢子只有十五六岁,身体瘦弱。

这么小出来讨生活,肯定是因为家境不好。

在刚才拥挤抢活的过程中,伢子很快被这些中年壮汉挤在了外头。

“客官去哪?我们的船前往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下午发船,十两银子即可。”

“客官,我们的船可以直接前往台儿庄和徐州,二十两银子,有法师坐阵........”

“我去杭州!”

一听说左修远要去杭州,原本那些热情的皮条客脸色瞬间暗淡了下来,一个个转身离开,而这时,那十五六岁的伢子却满脸的开心。

“客官,我们去杭州,只不过要八十两银子,贵是贵了些,但路程毕竟有这么远。”

“八十两!”

对于这个数目,左修远也比较惊讶,要知道八十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是买鱼,八十两完全可以买下几箩筐。

见左修远有些犹豫,伢子着急的解释道:

“如果客官真愿意乘坐,我去给你开个后门,少你一两银子。

但这已经是最低价了,不能再少了,因为我拉一个客的回扣也才一两五钱银子。”

伢子急的满头大汗,双颊通红。

回扣都如实告知,很显然,他没有撒谎。

讨生活不容易,为了碎银几两,这些底层之人生活其实很苦。

左修远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的大白牙,说句实话,他喜欢这伢子的实诚。

“好,就坐你的船!何时出发?”

“一个时辰之后!”听左修远答应坐船,伢子十分激动,满脸的喜悦难以掩饰。

“客官,一个时辰难等,你可以先去那边的茶楼喝茶,那里面不仅能喝茶而且还能快活........”

左修远一愣,听到“快活”这两个字,他又一次打量了伢子一眼:

“小小年纪,知道快活是啥吗?张嘴乱说。”

伢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低声说道:

“那些老船夫都这么说,我也是跟他们学的。”

左修远摸了摸伢子的脑袋,而后道:

“...........算你老实。

我问你,你到这河边干了多少年了?这船上之事可清楚?”

左修远见这些货船和客船上都贴满了黄符,猜测这江中肯定有妖物,这些黄符也必定是用来防范妖物的。

再加之刚才那些船夫知道他是去杭州之后,热情瞬间降温,很显然,杭州这地方不仅远而且危险,一般没人去。

伢子在这江边谋生活,对江中之事肯定了解,提前找他了解一二,万一有江怪,也能提起防范。

见左修远问起,伢子立马爽朗回答道:

“客官是要问事情吧!

别看我年纪小,但我小的我从小便跟着父母在码头边讨生活,码头上,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伢子机灵的很,一眼便看出左修远是要打探消息,拍着胸脯大声说道,看他那挺起胸脯的样子,自信的很。

左修远一笑,点了点头,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走,随我去茶楼!

我们慢慢聊!”

左修远指着刚才伢子告诉自己的茶楼,笑着道。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