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276章 263.胖头鱼豆腐粉条汤(1 / 2)

作者:大风至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季荆哭了很久,回到小院的时候眼睛肿成了核桃。

但是今天这情况,就算她哭也不会惹人怀疑,又是吵架又是去警察局的,再加上好不容易开起来的小饭馆再次出现状况,搁谁谁都得哭。

所以三个人回到小院,李牧遥什么也没问,只是宽慰了她几句,就没再多说什么。

或许是因为有唐沁在身边,他的心情看起来不错,做了一大桌子的菜,他忙活了几个小时,基本上把街坊们送来的食材都给用上了。

今天他最满意的一道菜是活鱼豆腐粉条汤。

活鱼是水库里现钓上来的野生花鲢鱼,这种花鲢因其头部肉质极厚,口感鲜嫩,当地人叫它胖头鱼。水库的河鲜也是限捕的,只有特定的季节才会允许去捕捞一些,所以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这个时候能吃到。

胖头鱼虽然好吃,但是烹饪起来很有难度,因其在水库里长大,由于水库腐植质较多,适合放线菌繁殖生长,放线菌通过鱼鳃侵入鱼体血液中,并分泌一种具有恶臭的褐色物质。所以说一旦处理不好,这种褐色物质就会释放出来,吃起来一股土腥味。

过去季老爷子做这道菜是一绝,谁要是馋这一口,就会左手拎着一条鱼,右手提着两瓶酒上门,来一场宾主尽欢的胖头鱼大餐。

李牧遥没有刻意学过,但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他把邻居送来的河鱼剖肚洗净后,直接浸入刚刚从古井里汲出来的冷水中,往水里放些当地特有的香料,浸泡一段时间后,土腥味就可以大大去除。等到烹饪的时候,再加些白酒、白醋进去,因为酒中的酒精与醋中的醋酸能生成有芳香味的脂,可以大大增加鱼肉的鲜美。

与胖头鱼搭配的豆腐和粉条,也是农家自产的。

玉簪村做豆腐也有年头了,村里有一家很老的豆腐作坊,坊主姓张,他们家做的豆腐几十年来专门供应给祥云寺的僧众,街坊邻居们想吃他们家的豆腐,得等着祥云寺不吃豆腐的日子才行。

他们家豆腐做的好吃,是因为张老爷子点豆腐点的好,这是做豆腐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技术含量的步骤。在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之后,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

也就是歇后语常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青城一带点卤用的是盐卤,盐卤本身对身体有害,但是点过豆腐后就可以食用,也就是一物降一物这个说法的来源。盐卤点过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又叫北豆腐、硬豆腐,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极大需求的食材。

按日子算,今天张老爷子家的豆腐本应该全都供应给祥云寺的,这个时间李牧遥得了一板热乎乎的豆腐,那绝对是张老爷子把留给明天用的黄豆给拿出来提前用了。

做豆腐不是个轻松活,年逾七十的张老爷子为了今天的事儿破例给做了这板豆腐,对李牧遥来说,这就是沉甸甸的关心和爱护,就是想让他明白,不管发生什么事,身后都有这么多爱护他的长辈和邻里。

粉条是街上小卖部的白大哥送来的,小两口在听说老街改造后,毅然决然的从大城市回来,但因为一时没找到合适的项目,暂时开了一家卖本地综合土特产的小卖部。比如手工制的粉条、磨好的面粉、谷物,还有于瑶他们的花生制品。但因为品类较少,他们又慢慢的填充了不少日用百货,特产店目前有点类似于杂货铺的性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