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库(1 / 1)

作者:我欲乘风归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原本大宋最北边的析津府如今已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北平府,这里成为了整个大宋的密布四通八达,仅仅依靠公路的运输还稍显不足,如若能把公路和漕运相结合,必会给北平府带来更大的繁荣,待火车完全通畅之后,一条铁轨变为两条,到时间联通大宋各地便指日可待,要知道两条双向铁轨的出现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迁都看似简单,只要皇帝搬家就行,可其中的困难数不胜数,赵祯也是准备了许久才下决心迁都,毕竟这些能解决的内部困难和外部矛盾比起来便算不得什么,草原上有着能毁灭华夏文明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大患。

一个帝国,一个王朝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即便是赵祯都没有勇气如此说,他太了解历史了,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虽然现在的赵祯在改变历史,甚至创造历史,但这个蛮横的家伙总是不受人的控制,即便是赵祯在强大也没有能力驯服历史的脚步。

他现在要做的仅仅是把草原纳入大宋的中央管辖之类,让草原更加接近都城,从而方便镇压,或是统治,他要让大宋的都城成为第一道放止草原侵略华夏的防线,他所守护的也只不过是华夏文明而已,并非大宋一国一朝。

即便是大宋亡与内部赵祯也不会有多少痛惜,因为后继之人总会保留华夏的文化,科技,艺术,智慧等等东西,而如果亡与外族,便正是华夏的大浩劫。

自从迁都之后,又是春暖花开之时,所有的资源都开始先北平府转移,而北平府的名声也开始纵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里虽是燕云之地,但生活上却与大宋的腹内完全相同,只不过多了些西北之地特有的习俗和习惯而已。

但南北的风俗习惯在这里很快的融合,巨大的北京城虽然比东京城要大上好多,但早晨依然有买面汤的小贩走街串巷,报时的头陀拖着长长的嗓音,曹婆婆肉饼的香味依然在大街上飘荡,蔡记的酒楼照常开张。

官员们打着哈气的在早春天没亮的时辰中开始早朝,即便是刚刚搬到北京城,早朝这种事情还是要继续的,前段时间在路上便耽误了不少天嘞!但现在即便是早朝也不过是走形式,各个衙门的卷宗都在背运的途中,即便是中书省,或是枢密院的都要用火车运达,五天之后才能有东西可用。

这段时间每个衙门的主官都在些奏疏,请求陛下早早批准自己衙门的卷宗使用火车运达,可无奈朝廷的衙门实在太多,不迁都不知道,原来东京城的衙门有这么多嘞!

最先运达的不是任何一个衙门的卷宗,而是赵祯自己的内藏库……这是赵祯的小金库,完全不受三司监管,包拯已经几次上疏要求三司使有查看内藏库之权,以便国库不足时调度,但都被赵祯否决了,说实话,赵祯甚至连自己都不敢轻易查看,因为其中的钱财之多,珍宝之丰,连他都害怕。

整整八节车厢的火车运来的还只是内藏库的一小部分,赵祯看着一旁两眼通红,闪烁着贪婪目光的包拯微微尴尬,这货要是没有皇权的制约,怕是能把整个内藏库充入国库了吧?

包拯机械的转过头道:“官家,如此巨万之财,居然只是内藏库十之三四,难道天家的生意已经开遍了大宋不成?亦或是……”

赵祯无奈的说道:“这些钱都是蔡记和碧雅轩赚取了,当然也有征伐之战的战利品,单单是燕云就有辽皇的财富无数,咳咳……朕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说没有一文钱是压榨百姓而来,你家婆娘难道觉得碧雅轩的东西贵?或是说去蔡记吃饭是因为朕的面子?!”

包拯张口结舌,最后只能问道:“那陛下如此多的钱财将会作何之用?三司……”

“三司管不着!这些都是朕的内藏库,与国库分文无关,朕自然有大用!到支出之时,必会有人报与三司入账,三司只管记录出账,让皇帝知晓内藏库的钱花到哪去了便是!”

包拯的眼睛一亮,没想到官家居然在这里松口了,连连答应道:“臣遵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