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四百七十三章 九龙江平原(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近年以来,倭寇横行,肆无忌惮,商路大受影响,南洋总督宣学经每每诉苦于东夏两院,这也就是汪三江要在旧港筹备万国商贸大会的原因了。

眼下,派去各国的使者也都前去传达此事,所以汪三江便一边着手经营南洋之事,一边等待腊月初一的到来,好在那万国商贸大会上,摆出一个调停者的姿态,谴责德川幕府,使得倭寇对各国商贾敬而远之,而使东夏国在众多的国家面前展现出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

汪三江与袁小英在卧室呢耳鬓厮磨,而倭寇在西贡小镇烧杀劫掠,大约到了中午时分,那些倭寇这才满载而归,向着遥远的澳洲而去,在那里德川将军开办了大型的铁矿,煤矿,还养殖了大量的羊群,十分需要这些劳力,好开挖海量的矿产已经众多的羊毛,好运往永宁,换取大量的武器,船舶,已经维持德川幕府纸醉金迷的生活物资。

倭寇满载而归,吃了午饭的汪三江,袁小英等人,这才弃舟登岸,沿着泥泞小路向西贡小镇而去。

刚才还鸡飞狗跳的小镇,此刻万籁俱寂,只有鸟儿们开始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倭寇过后,百姓十不存一,而且又全都远遁山林,用竹子搭建而成,又有着棕榈叶子做成的金色屋顶的小屋全都开着门,露着空空荡荡的屋子。

汪三江,袁小英行走其间,此刻虽然艳阳高照,热的让人汗流浃背,阳光刺眼,让人眼晕,但是汪三江只感觉后背又冷风凉飕飕的袭来。

此地已经几乎看不到了居民,因此汪三江也就不准备张贴告示了,只是看着千里沃野,想着如何才能开垦出万倾良田,种植一年三熟的稻米了。

汪三江一行在这西贡河畔四处看了看,只觉得土地肥沃,港口水深,而河网四通八达,将来一定能够建设成为鱼米之乡,商埠重镇的。

看过此地地理之后,汪三江一行便登上了三江号,顺流而下,不多时便来到了南海之上,又向南航行了一阵,又进入了一条浊浪滔天的大河航道之中。

这里正是湄公河的一条河道,四野荒芜,但却郁郁青青,树木丛生,河网密布,巨大的九龙平原之所以得到此名,乃是因为湄公河进入九龙平原之后,渐渐的分成了九条河道,一路向东,流入了蓝蓝的南海之中。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在中国境内叫做澜沧江,进入中南半岛之后,才称为湄公河,全长近万里之长,称为世界第七大河流。

湄公河流经大明,水陆真腊,暹罗,安南等国,就向三江号这般巨大的船只,完全可以航行至水真腊的都城金边,而那些东夏国海军的风帆战列舰则一路畅通无阻,直到陆真腊的国都万象附近。

三江号溯流而上,两岸郁郁青青的丛林徐徐后移,而河道之上,又多了许多倭寇的船只,汪三江不忍看到倭寇暴行,便想着前往那金边,一路看看九龙平原的风光,顺道拜访下那水真腊国王,前去告知一下,安南已经向东夏租赁九龙平原之事,看那水真腊国王是何反应。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