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四百六十五章 安南风光(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一路上,又碰见了几个买水果的摊位,摆着各色水果,什么芒果,木瓜,椰青,牛油果,香蕉,藩荔枝,榴莲,菠萝蜜,奇异果,柠檬,荔枝,山竹,菠萝,红毛丹,大杨桃,西瓜甘蔗等等,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汪三江与袁小英下了大象,吃了些菠萝蜜等物,又步行而去,一路上逗着大象,只见四处碧绿,林荫远近朦胧,小乔流水,古井情深,瓜蒲果园,处处皆趣味。

汪三江一行四处游荡,到了三四点的时候,便来到了玉屏山上,只见松涛阵阵,松香扑鼻,青松葱郁,充满了诗情画意。

玉屏山不高,山顶又极为平缓,汪三江与袁小英登临山顶,向西眺望,只见山峦起伏,无不郁郁青青,一山掩映着一山,层出不穷,不知又几多重。袁小英向南北眺望,只见千里沃野全是一万无际的稻田,夹杂着片片村落,笔直挺拔的树木环绕着小村,绿树青山,风景如化,让人情不自禁的沉醉其中。

汪三江举目东望,只见比天空还要湛蓝的大海清晰可见,倾耳仔细聆听,好似那浪涛声夹杂着阵阵松涛,隐隐可见。

从山中回来,又来到了天姆寺中,汪三江观寺院之中布置,乃是大乘佛教,而非小乘佛教,没有那些尖尖的金顶,有着汉地特色,什么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阁,钟鼓楼,十王殿,大悲殿,药师殿等等全都雕梁画栋,飞檐高阁而又金碧辉煌。

寺中还有荷花潭一个,潭水清澈碧绿,开满了映日荷花,长满了接天莲叶,倒映着耸立在绿树丛中的亭台楼阁。

从天姆寺中出来,汪三江又袁小英又泛舟香江,只见江水之中,倒影着宫殿,楼台,亭阁,寺庙,城郭,花园,江上舟楫来往,更有画舫几艘,传来阵阵歌声,要不是那歌声乃是安南语言,而非吴侬软语,汪三江便恍惚来到了十里秦淮河中。

袁小英见安南风俗与大明几乎相同,就连吃饭也用筷子,不解的问道:“先生,这安南还是异国他乡吗?”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怎么还叫先生。”

袁小英听后面颊酡红,恰似荷花花蕊一般的动人,娇羞的说道:“晚上,小英愿意叫夫君,而白日还是称呼为先生的好。”

汪三江看着美人如花,与香江近岸处的荷花相互辉映,只感觉袁小英妩媚动人,不尽情不自禁,在袁小英光滑的鼻翼上用手指刮了一下,这才说道:“安南曾多次属于中华疆域,自秦代之际,便成为了中华领土。

安南得名于大唐在此地设了的安南都护府。一直到了五代十国之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两广政权南汉,而大宋无力统一,于是安南便正式独立,作为中华藩国存在于世。

大明肇始,到了永乐大帝主政之际,收复了安南全境,成立了交趾布政使司,故而安南又回到了中华疆域。

大明宣宗之后,因杨士奇,杨荣等大臣进言,宣宗皇帝罢扯交趾布政使司,于是安南又脱离了大明管辖。

及至世宗嘉靖年间,安南之主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于镇南关跪拜,将安南土地名册及户籍献于大明,世宗接受了莫登庸的请求,成立了安南都统使司。

神宗之后,大明内忧外患,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安南又开始自立起来。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