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百九十四章 丹水泱泱(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古人曾描述南阳,说:“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粟米;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因此历来变为兵家必争之地,帝国之业龙兴之处。

伏牛苍苍,丹水泱泱的南阳占尽了天时地利,所以多出豪杰之士,所以李自成部从商洛山中走出来之后,便来到了这南阳,准备招兵买马。乘着朝廷对付张献忠,罗汝才之际,发展势力而迅速的东山再起。

李自成部从商洛山中,一路上远远的跟着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等,先是往南而去,到达汉中地区之后,又悄悄的转而东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南阳府,而陕西巡抚丁启睿那厮还惴惴不安的防守着潼关南原一带。

南阳这里年初还是曹操罗汝才的驻守之地,所以乡绅富户们对农民军很是痛恨,而穷苦的老百姓却很是欢迎。但李自成生怕树大招风,引来官军的剿杀,所以在部众还很少,力量还很微小虚弱之时,李自成便把部众化整为零,分为十八部,分别驻扎在了大小不一的十八个山头之上,而悄悄的招兵买马,他们在这里打劫了几个地主,得到了粮草补给,便一步一步的坐大起来。

就在李闯王的兵马慢慢增加之时,当地官府还以为是小股土匪在打家劫舍,而小股土匪在这南阳地区层出不穷,当地官府自然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李自成部的日子便一日好过一日了。

这日,赵四海率领着东夏骑兵跋山涉水的来到了丹水之畔,看着郁郁青青的沃野千里,再也不用牵着马匹翻山越岭了,因此战士们个个喜笑颜开,骑上了战马,雄赳赳气昂昂的往东而去。

丹水缓缓流淌,泛起了层层涟漪,秋风乍起,两岸万千垂柳阿娜多姿的摇曳着,田间地头满是种冬麦的农人,老黄牛拉着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赵四海欣赏着两岸风光,心情别提有多美。

转眼间,又是金乌西坠,晚霞漫天,赵四海一行少不得停下安营扎寨,准备休息一晚,再接着前行。

有的士兵们搭建帐篷,有的士兵们捡来了枯枝败叶,生起了一堆堆的篝火,搬来三颗大石头,架上生铁铸造的锅,便是一个简易的灶台,从丹水河中舀上几瓢清冽的河水,便烧起了水。

罐头食品虽美,但吃的多了也就没有了胃口,因此他们在沿途经过的村镇上买来了米面粮油,做起了晚炊。

一些枪法极好的士兵,已经前去山中打猎,不时的传来几声尖锐的枪声,赵四海看着不远处郁郁青青的山岗,情不自禁的跨上了那匹黑马,一挥马鞭,马匹便奔跑起来。

赵四海的贴身跟班杜天赐,见赵四海一人往南面的大山而去,赶紧骑上他的那匹红马,跟了上去。

这是一座十分雄伟的大山,此处有一条小溪从大山的东边流过,曲折蜿蜒的流入了丹水,听当地老百姓说这座大山唤作“**嘴”。

“**嘴”的对面也是一座大山,但从丹水河畔来看,此山远比“**嘴”平缓一些,而当赵四海策马狂奔,沿着清澈的小溪流水来到两山中间夹持的山谷之时,又发现这“**嘴”的东侧更为平缓,只是快到山顶之时,才变成了百丈悬崖,从山下仰望,那悬崖上鸢飞戾天,发出几声尖锐的叫声,在山谷中引起了阵阵回声。

赵四海想着,此山奇特,说不定有大的猎物出没,也就没有去对面士兵们打猎的大山,而是登上了“**嘴”。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