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五十八章 市舶司(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当三江号到达上海园时,庞大的船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上海园附近的繁华也让汪三江叹为观止。

大明帝国的富庶无疑为世界之最,尤其江南士绅大多豪门世家,拥有无数产业。

帝国内部极少的人占据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大地主,大商人,官宦世家,王公贵族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不纳税,小民百姓无隔夜之粮,却要承担沉重的税赋,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过如此。

土地兼并,导致富者连阡陌,贫着无立锥之地。以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福忠王朱常洵为例,李自成从他的府邸搬出的金银财宝,达到数千辆之多,运了好几天才搬完。

另外有着良田千顷,又贪得无厌垄断四川,洛阳等地盐茶,销售,把盐税,茶税据为己有。

有人估计,明末崇祯间,帝国对国家的控制仅仅为区区四十分之一,当然这是从税收方面推算而来的。

无隔夜之粮的斗升小民承担了帝国全部的开支,每年大致一千多万两,当然这仅仅为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大明帝国复杂的官僚系统在老百姓身上每年收取四亿两白银。

而官吏士绅占有的大量财富,不知有多少个四亿两,以北京城为例,当崇祯吊死煤山,李自成在城内搜集军饷,数日之内便得七千万两之巨,所以崇祯临死时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并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此时上海园附近,数以百计的货站,房屋拔地而起,晋商,徽商等云集于此,更有浙江,福建等地的大海上商多云集于此,福建郑芝龙的人也前来此地制办货物。

数月不见,上海公司经理后德愈加地地发福起来,满面红光的迎接汪三江。

询问了一些事情之后,汪三江便召集各地商人,分销货物,签订友好互助条约。之后给上海公司留下了一百多艘盖伦船及三万安保人员。

却说瓜州公司的王知味夫妇六月份收到十方集团的命令,任命王知味夫人,南京魏国公之女徐茵茵为南京公司经理,前往南京成立南京公司。之后徐茵茵便带着员工三千多人乘船前往南京了。

徐茵茵来到南京之后,在秦淮河畔购买了一大片地开始破土动工,仗着财源充足,也仗着魏国公的影响力,万事顺利。

于十月份建成百货大楼一座,酒楼一座并百草堂南京分店等设施,于十月十五开始营业,南京商人士绅无不趋之若鹜。

与此同时,北京公司的李存真夫妇也接到命令,十方集团任命李存真夫人,英国公之妹张文秀为天津公司经理,前往天津建造码头,货店,仓库并酒楼,客栈。

自崇祯九年以来北京公司对朝廷支援军饷无数,崇祯一方面认为十方集团皆忠义之事,如及时雨一般的为朝廷排忧解难,一方面又对十方集团大量召集难民之事无法释怀。

九月,建奴北去,高迎祥也被献俘于午门城下,崇祯心情才略有好转,据锦衣卫禀报,连岛移民之事,规模日趋浩大,竟有百万之数,忐忑不安便召众臣商议。

“温卿曾言:方今天下,盗贼四起,闯贼振臂一呼,无知饥民云集,关外建奴屡屡破关。大明王朝处三百年未有之便,但凡国策裁定,皆要以全局为重。

十方公司,为国捐助军饷,移民海外,断闯贼根本。不论其有何目的,均与天下事态有利。”崇祯说道:“如今闯贼高迎祥被禽,十方集团移民之事或有关系,但朕闻连岛移民之事日趋浩大,控蓄有图目不轨之心,十方集团有钱有物,他日势成,其志尚在两可之间。众卿以为朕当如何计议。“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