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二十七章 库页岛一(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周召南等人自崇祯八年四月初来到库页岛南部,马上开始建设港口。

周召南在前世看过库页岛的地图,只记得,库页岛南部像一个叉子,中部也像一个叉子,所以周召南一直称库页岛为双汊岛,所以就把港口命名为南汊港,后来又把南萨林斯克命名为南汊城。

初来岛上,难民们就开始建造房屋,人类地想法竟是相通的。由于此地树木众多,难民们开始建造的房屋与后世东北林场的房屋一样,全为木头建成。

余漫兮几人觉得,木头房子容易引发火灾,不好取暖,就要求墙要夯土而成,并在墙中挖出壁炉,留下烟道。

在港口不远处,挖了一座巨大的船坞,从船坞中挖出的泥土,用来建造码头,盖房修墙。

修建了一个大院,能够让十六个老同学居住,并同时作为一些办公场所,里面设计的壁炉也作为难民们建房的参考。

路修远带人组织了伐木队,张小顺成立了捕鱼队。任思耕等人带领难民们开垦土地,一路向北而去,一边开垦,一边播种。

同时修路,建房,每当有难民们建好了房屋,便居住下来,照顾庄稼,于是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两边,形成了无数村落。

由张大顺等人成立了海上运输队,不断地从连岛与库页岛之间运输着难民与物资,飞剪船,船速极快,汪三江乘着春柳号从连岛至南汊港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飞剪船只需要十几天。

海上运输队不但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还为周召南等人传递消息。随着第一批难民们在库页岛公路两边定居,而后一批难民又尾随而至。

任思耕等人带着难民们开垦到一个河流较多,四周宽阔地地方,任思耕便在此地建造了养鸭场,养鸡场,养鹅场。

难民们在此地开垦农田无数,建造了很多房屋,就形成了南汊城。

此时库页岛上的难民人数已经达到四万多人,时间已到五月初了。后来的难民们就沿着公路北上,遇到村庄,就从东西方向修路,开垦,建房定居。

有着手艺的难民及家人们就留在了大汊港。

在港口封冻得时候,库页岛上的移民人数已经达到十六万多人。大汊城建设了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商店,收购站。

大汊港建设了食品加工厂,造船厂,晒盐厂。此时库页岛大致上发展成为以大汊城为中心的,山货加工,皮革加工业。

以大汊港为中心的鱼类加工业,捕鱼业,造船业。随着商业的发展,那些从大汊港到大汊城公路沿线的居民点发展成为了小镇。小镇四周的居民点就发展成为了村庄。

自从在大汊城及公路沿线建了商店和收购站后,商业逐渐形成,难民们从山上采集的果子,各种蘑菇,狍子皮,貂皮,熊皮,熊胆之后,在收购站卖出,获得银子,再来购买工具等生活必需品。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