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二十五章 忙碌的汪三江(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柳如是来到连岛,看着无数难民不断地涌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扶老携幼地,心里难受,不断地安排住宿,分发粮食。

派出捕鱼队每日捕鱼,为难民们改善生活。此时连城堡已经建设完成,城墙高大,堡内可以容纳十万难民,港口建设也已完成,船坞只是造些捕鱼小船。

云海居的三进院落囤积着无数物资,院内假山奇石,奇花异草,倒也精致,柳如是在院内大树下的石桌上指挥着无数事务。

一边接收新的难民,给安排住宿,让老员工们带着去伐木,造船,捕鱼,一边安排老的难民们前往库页岛。

在几十艘飞剪船在库页岛与连岛之间穿梭,张大顺等人,一月便能来回一趟,在巨大的运输能力之下,连岛上的难民人数才基本上达到来往平衡。

此时连岛上也建起了一座食品加工厂,每天有成百上千的渔船捕捞,当日海鲜除了供应当日消耗外,还剩余部分在食品厂被制成鱼干,咸鱼,运往库页岛。

连岛上的保安队也扩充至五千人,成立了一个保安团由一名名叫王大力的黑脸大海带领,每日操练,巡逻。

他们带领难民们伐木,收集野菜野果的员工一百多人,捕鱼队已有渔船九百多艘。

柳如是到来之后,把捕鱼队做了扩编,达到了两千多渔船。

汪三江来到黄埔江口,见后德已经建好了码头,庄园。庄园占地一千亩地样子,按照汪三江的安排,分为三进,南面的第一进院子是半开放式的,宽阔的大门,敞开着,里面四周皆是铺面。

此时却除一家三味书屋的分店红红火火,别的店铺全都插着门板,锁着大大的铜锁。汪三江便让后德把带来的高丽人参,大城宝石,一些倭刀,日本裱物,分门别类,摆在店部里销售。

第二进院落,是一排排的巨大仓库,有耕牛,农具,苏钢,但最多的还是粮食。也有些瓷器,丝绸,茶叶等紧俏货物。

第三进院落圈住了码头,极为宽大,里面有几千个员工宿舍。

汪三江见着大大的基地目前与连岛一样,都还处于消耗物资,不怎么赚钱,心里着急,吩咐后德寻找汪然明将带来的人参,宝石尽快出手,并为基地起名为上海园,就乘着春柳号匆匆往瓜州渡口而去,心里想着去大观园打打秋风,碰碰运气,看有没有闲余资金可以调动。

六月中,天气炎热,汪三江穿着丝绸长衫,宽衣大袖,长江上的大风吹入袖子,才见得一丝凉意。来到瓜州古渡,桑秋停泊春柳号,汪三江带着几个随从直奔大观园而去。

此时大观园愈加地繁荣,眼光独到的商人们在周围新开了几家妓院,店铺,客栈。

一时之间,大观园附近已是商贾云集,颇有些大商埠的气象。百草堂内,方以智领着几十个名医坐堂问诊。

这个明末才子,自从拜了方立康为师,被方立康的西医理论征服,已经无心科考,整日研究医理,方立康前往库页岛之时,便将百草堂之事,委托与他,方以智自是谨遵师命为是。

十方戏院内柳敬亭在说书。十方酒楼内富商大贾们谈着生意,大观园内的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等处,才子们讨论着时局,吟诗作赋,写字作画。

就连那秦淮河畔的美人们也来到此地,挑选如意郎君。

汪三江在十方酒楼的后厨找到了王知味,后者正在亲自下厨,做淮扬名菜--蟹黄小笼包。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