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五百八十一章 “ 百家讲坛”(1 / 2)

作者:陇上耘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从东夏国家法院走了出来,众人又来到了都察院,在这里,作为掌管法院与都察院的御史大夫周召南,要对御史范洪褒奖一番。

都察院的会议室位于顶楼。为了扩大此事的效果。周召南召集了所有的御史,并让各家报社的记者们也都与会在场。

看着台下众人,坐定之后,周召南率先说道:“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国家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黜。大狱重囚会訇于外朝,协刑部查除。”

一通咬文嚼字的诉说下来,见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周召南继续说道:“御史范洪,不畏权贵,不顾百官万民之唾骂,凭着一腔凌然大义,弹劾尚书赵四海,此举可谓孤胆英雄。

还望各道御史,见贤思齐,以范洪为楷模,纠察百官乱纪者,以使东夏政治清明。”

周召南这般说着,大小御史们认真聆听着,大小记者们迅速记载着。会上周召南又对范洪进行了褒奖,整整嘉奖了五十万元,把其余的御史羡慕的直流哈喇子。

第二天,各个报社对此事进行了刊登,于是各家报纸又洛阳纸贵。而范洪御史弹劾赵四海之事,此时已经传播到了伯力等地。

对于御史大夫周召南的谆谆教诲,各家报纸自然也进行了刊登。于是东夏律法大于一切的认识便就此深入人心。

历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经过御史范洪弹劾尚书赵四海一案之后,东夏百官及百姓们对此深信不疑。

之后,《东夏律》便被多家印刷厂大量生产,又被销售一空。十方集团的应刷厂自然有大赚特赚了一笔。

范洪弹劾赵四海之事影响远远不止于此,御史台借助这个契机,在永宁城及伯力等地进行普法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此之后,《东夏律》便人尽皆知,百姓们对依法治国四字的理解也越来到位,而基层法官,审理案件之时,再也不敢由着自己的喜好行事。

上午,周召南在御史台处理了赵四海之事,下午刚上班的时候,秘书方茗茗便送来了披云楼那边的情况。

披云楼与摘星楼分别位于映月广场的东西两侧。摘星楼充满了商业气息,而披云楼作为东夏国宾馆,今年又居住了不少来自大明各地的读书人,故而愈加显得古色古香起来。

与摘星楼一样,十二层的结构。几乎全是高级酒店般的装修,像冯梦龙,凌濛初,徐霞客等被汪三江怂恿而来的名人便全部住在这里。

再者,黄宗羲,冒襄,候方域等与王知味打的火热的复社公子,在今年的乡试当中,名落嵩山,而游历东夏之人,也全都居住在这里。

这些人,初来东夏,便得到了礼遇,衣食住行皆不需自己承担。而另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士子,则需要自己承担生活费用,又住不进披云楼之中,故而怨声载道,诋毁东夏军政大事。

东夏文化与儒家传统文化之争已经初见端倪,为了不至于大伤和气,而变得势同水火,成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态势。周召南决定投石问路,这不,举办了数月时间的讲座之上,士子视陈圆圆等东夏学者如同洪水猛兽,周召南便知,要想化解其中矛盾,并非易事。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