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八百三十六章 舅甥君臣(1 / 2)

作者:南希北庆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太尉府。开一面,让朝中势力达到平衡,唯有这样才可以制约李义府等人。”

韩瑗、来济低眉沉吟不语,长孙无忌一走,他们就是群龙无呀,这可不是小事。

长孙无忌笑道:“老夫只是致仕,又不是归天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也许左仆射也会跟着老夫一起致仕,非但如此,当初你们也曾卷入过这一场争斗,倘若情况有变,亦或者说那武昭仪不肯罢休的话,你们也立即请求致仕。”

来济道:“非我们眷念权势,一旦我们都退下了,那谁来抗衡李义府等人?”

长孙无忌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也应该让后辈上来,接替我们,继续帮助陛下分忧。”

长孙无也非常干脆,实在不行的话,咱们这一代人都下来,将权力彻底还给李治,然后再扶植新人上去,只要保存了家族势力,以及在朝中的影响力,那还是非常快的。

韩瑗、来济皆是点头答应下来。

长孙无忌一旦致仕,那就是已经认输了,输了就得受到惩罚,那还不如自己闪,他们是一个集团,当然是荣辱与共。

......

......

经过武媚娘的雷霆万钧,失火一事,就被及时给压了下来,大家都闭口不言,李义府成天带着人问这问那,谁不害怕会牵连其中,朝堂上又回归了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只是冷战,朝堂还是分裂的,大臣们上朝,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已是二更天了,李治兀自坐在两仪殿内,批阅奏章,以前批阅奏章,是非常苦闷的,反正就是签个名,因为能够呈上来的给他看得,那都是长孙无忌已经同意了,他没有否决权也就罢了,而且他只有同意权,现在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同意或者驳回,他很享受其中,自己做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忽然,张德胜走入进来,小声道:“陛下,太尉在门外求见。”

李治下意识的手上一哆嗦,这么晚了,舅舅怎么来了,他是来下战帖的,还是来求和的?一时间,诸多想法,纷沓至来。因为这太突兀,他已经很久没有跟长孙无忌单处过了,迟疑了半响,才道:“快请太尉。”

“遵命!”

张德胜退下不久,就见长孙无忌身穿官府,挥舞着大袖走入进来。

李治顿觉压力倍增,虽然他如今掌权了,但是他心里对长孙无忌的那种恐惧,还是没有完全消去。

忽闻“扑通!”一声。

只见长孙无忌走到中间,直接跪了下,几乎是匍匐在地,道:“无忌罪该万死,请陛下赐无忌一死。”

李治吓得直接站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舅舅都跪外甥了,这可不得了,无暇细想,赶紧走了下来,一边搀扶着长孙无忌,一边困惑的问道:“舅舅,你这是干什么,这朕如何受得起,快些起来,快些起来。”

使了劲强行将长孙无忌搀扶起来,李治以仁孝出名,长孙无忌可从未跪过他,私下相见,他还得向长孙无忌行礼,舅舅跪在这里,有违孝道,不管李治心里怎么想的,但不能这么做。

长孙无忌叹道:“陛下,无忌犯了死罪,还请陛下责罚无忌。”

李治都已经晕了,问道:“舅舅,你这话从何说起啊?”

长孙无忌老目含泪道:“当初先帝将陛下托付给罪臣,让罪臣好好辅助陛下,可是罪臣却骄傲自满,权势熏心,把持朝政,恣势弄权,没有即时将权力交给陛下,令皇权渐衰,罪可当诛,是陛下仁孝,一次次宽恕了罪臣,可罪臣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干预后宫之事,直到今时今日才幡然醒悟,还请陛下赐罪臣一死。”

说着,他又跪了下去。

李治完全没有阻拦,因为他都已经呆了,这虽然是事实,但是他都不敢说出来,而且也没有证据,长孙无忌从未跟表过态,说反对武媚娘,再说长孙无忌又是托孤大臣,他这么做合情合理。但是长孙无忌自己说出口来,这完全可以顺势治他的罪,而且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追究起来,那真是死罪难逃啊!

可这太假了吧!

李治感觉自己在做梦一般,过得半响,他猛地一怔,见长孙无忌跪在自己脚下,赶紧弯下身去,又搀扶起长孙无忌,道:“舅舅,你先起来再说。这是不是有人从中挑拨,朕可从未说过舅舅你什么恣势弄权,若非有舅舅尽心尽力辅助,大唐也不可能蒸蒸日上,舅舅事功不可没,岂有过错。你说,这话是谁说的,朕一定要他不得好死。”

“陛下莫要替罪臣开脱了,若有人跟罪臣说这一番话,罪臣早就醒悟过来了,都怪罪臣权利熏心,直到今日才醒悟过来。”

长孙无忌抹了一把泪,叹道:“不瞒陛下,罪臣在听闻掖庭宫失火后,心中是百感交集,在家苦苦冥思数日,究竟为什么会闹成这样?直到今日才想明白,造成这一切的都是罪臣,罪臣才是那个罪魁祸啊!这君是君,臣是臣,连这么简单的道理,罪臣都没有想明白,罪臣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这话可真是非常吓人呀,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不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李治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玩得究竟是哪一出啊!只能道:“舅舅切勿自责,当年父皇将朕托舅舅,而朕又年轻,若无舅舅辅助,岂能管理好国家,舅舅并并未有错。”

“陛下勿要为罪臣开脱了,罪臣自己干过什么事,罪臣比谁都明白。”

长孙无忌说着,突然抓着李治的手,泪水往下流,哽咽道:“罪臣年幼之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了,多亏罪臣的舅舅收留,罪臣与你的母亲才能活下来,后来舅舅又将罪臣和令母养育成才,这一份舅甥情罪臣是铭记于心。以至于罪臣自己当了舅舅后,也想如罪臣的舅舅一般,将陛下教育成才,可是罪臣却过于迷恋权势,还常常用舅舅之名来替罪臣迷恋权势开脱,罪臣实在是不配当陛下的舅舅,也愧对当初舅舅对罪臣的养育之恩。如今想来,实在是悔不当初。还是你母亲更有远见,当初曾三番四次阻止罪臣掌权,罪臣为何就没有听从你母亲的建议啊!观音婢,你在天之灵,一定非常怪我吧!”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报错